社交媒體influencer 和平台的數量越來越多,充斥著太高、太矮、太肥、太瘦、頭太禿、太多毛髮等關乎外表的意見,令我們打算提升外表的意慾隨之增加。
如果大家心水清的話,該知道這些廣告有特定目標群,旨在牽動個人情緒,挑起妒忌,但我們之中有誰可以抵受標題黨的誘惑?以下五大簡單法則,助你重新掌控個人身體形象。
1. 你的感覺如何?
跟著時尚節食餐單和高強度訓練去做,不代表你追求身體健康,更可能反映你迷戀「理想」的外表。身體必須從內到外感到健康,而非在鏡中看起來健康;日常生活不該覺得喘不過氣或不堪重負。只要我們身體健康,個人體質也變得更健美、更敏捷; 換言之,減磅增肌不會令你變得健康。
2. 別恐懼,別厭惡自己
每個人也渴望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,以及找到自己的家,但為求融入群體及符合群體期望,你會心生恐懼。要消除厭惡自己的感覺,必先記住自己才是最重要。
3. 身體順勢而行,不應勉強
當我們放鬆心情,肌肉也隨之變得放鬆靈活,這時候做運動最能發揮身體機能狀態。相反,嘗試透過訓練「強行提升」平時很少鍛練的肌肉部位,往往因身體不適應容易導致肌肉繃緊,更易受傷。運動應保持心情輕鬆,量力而為,才能不斷提升你的健康和身體素質。
4. 享受健身
上一點提到出現肌肉繃緊,源於我們的神經和肌肉系統是非常精密的網絡,當感到快樂時可以美妙地互相協調,但在機械式鍛練下的反應是截然相反。因此,健身是能夠持續提升身體狀態而產生滿足感,而非覺得自身狀態欠佳。
5. 呼吸
要做到上一點提到的互相協調,我們必先明白:思想牽動情緒,而情緒狀態影響身心健康(例如憤怒和怨恨可導致高血壓)。請留意你的呼吸是微弱急促,還是安靜有序;只要慢慢放鬆你的呼吸,令整個身體系統冷靜下來,你的身心自然保持活力。只要你做得到,個人外表瞬間變得不再那麼重要。